新闻媒体

News

健康讲堂

我为群众办实事|奥体讲堂·跑步,除了速度你还需要关注哪些数据?
发布时间:2022/8/26 17:13:02      点击次数:504

除了速度、时间、距离,如果你开始关注更多的跑步数据,这说明你已经是一位重视科学训练的严肃跑者了。


1.jpg


除了速度你还需要关注哪些数据?

心率区间 

这是一个体能参数。你在一个心率区间内跑了多少时间,决定了你这次的训练强度是多大。比如,你在心率一区以 6 分配速跑了 50 分钟,说明你今天跑的是放松慢跑,即使有人嫌弃你速度慢,你也可以淡定地回答:我跑的是放松 E 跑。


2.jpg


要得到准确的心率分区,需要你先获知自己的安静心率和最大心率,并且在手表里准确地设置好各个分区的数值。


3.jpg


由此,不能单看配速来判断快慢,心率分区才是彰显你实力的关键。300 大神们训练,4 分半配速,都在心率二区以内,这是真正实力。


步频
这是一个跑姿技术参数。大多数业余跑者,一分钟的步频大约在 160-170 左右,而跑姿富有效率的资深跑者,步频会稳定在 180-190,并且不需要刻意维持,因为这样的步频最能有效利用肌腱弹性。


4.jpg


打个比方,就像跳绳,快速跳和慢慢跳,你会发现前者更有弹性,后者需要更多肌肉发力,这就是 180 步频和慢步频的差别 —— 更好的发挥肌腱弹性,节省肌肉力量。


触地时间
这也是一个跑姿技术参数。所谓触地时间,就是你的脚粘在地面上的时间。跑步的过程无非分为两种:在空中的时间,在地面的时间。落地支撑时,速度为零,只有腾空时候,你才是在前进。所以,腾空时间越长,触地时间越短,你的跑步效率越高,也更容易跑得快而轻松。


5.jpg


同一位跑者,不同的速度下,触地时间也会不同,当然是速度越快,触地时间越短。技术优秀的业余跑者,慢跑的触地时间大约在 220 毫秒左右。


6.jpg


触地时间长短,与落地方式和上拉效率有关。一般来讲,由于跨步在体前以脚后跟着地的跑者,触地时间都会更长。触地时间越长,意味着你受伤的风险越大,跑步效率越低。换句话讲,要想跑得更快、更轻松,你首先需要通过改善跑姿,缩短你的触地时间。


另外,跳绳、快步跑等练习,也是提升脚掌知觉和跟腱弹性的很好的练习。

科学训练是一个很系统的话题,也是一件比较个性化的事情,需要跑步者在跑步中不断学习科学跑步知识并加以实践。当我们了解上述跑步数据的意义,日常跑步训练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至于如何训练,可以翻阅公众号之前的内容,相关话题都有详细介绍。


7.jpg


无论你的运动目的是什么,都应该以安全和健康作为前提。只有在运动中学习运动,你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您感兴趣的新闻
上一条:我为群众办实事|奥体讲堂·膝关节的保养,收藏这篇就够了!
下一条:我为群众办实事|奥体讲堂·白岩松:一周跑3-5次,每次跑5-10公里,就是最好的人生!

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 :徐州奥体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网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