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是衡量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运动时根据心率变化来调节训练强度,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科学跑步。

在训练时,对我们有意义的心率区间可由最大心率(或储备心率)的百分比计算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先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借由最大心率来定义心率区间之后才能发挥出心率表该有的功能。1、让跑步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不同的心率区间对应不同的能量消耗方式和训练目的,例如速度训练达到90%以上直至接近最大心率能最有效提高最大摄氧能力。燃脂区间大约在60%-70%最大心率。心率表能方便准确的把跑步强度维持在特定区间。2、用于评估自己的运动效果:翻出三个月前的跑步记录,看看自己在同样的速度下心率降低了多少。

3、评估疲劳程度:记录晨脉,如果今天的数据比平时高不少,说明身体还没从疲劳中恢复过来,应该避免安排高强度训练。4、发挥稳定的完成比赛:有的人喜欢通过心率而不是速度来指导自己完成比赛。例如平时训练时将心率定为平均163-165,比赛时就更能清楚了解如何跑出PB。
公式法
问题来了,但是很多跑友搞不清自己现阶段的最大心率是多少?大部分人会按照网络上或者书本上的公式直接进行计算,如下面所列举的几种公式就是比较常见的最大心率推算公式:⑤最大心率=214-(0.5×年龄)-(0.1×体重)不同个体即使年龄相同,遗传、健康状况、体能水平、运动能力也有巨大差异性,所以实际最大心率与上述公式推算出来的最大心率可能并不相符合,存在较大误差。用上述公式推算自己的最大心率要么可能高估最大心率,要么可能低估最大心率。如果以理论上的最大心率作为依据制订跑步时的靶心率,那么就有可能存在两种情况:要么强度太高,把自己置于过度疲劳的境地;要么强度偏低,达不到训练效果。

实测法
要想科学制订训练计划,确保运动安全有效,测量出自己目前的最大心率就成为当务之急。公式法得出的结果肯定是不精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测量呢?这需要你进行一次跑步测试,下面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可以测量出你的最大心率。如果没有心率表,也可以在测试结束时,搭脉搏进行测试,数自己10秒脉搏或15秒脉搏,分别乘以6或者乘以4近似代表此时心率。你也可以用手机来计时。1. 先带上心率表慢跑一圈检查心率表能否正常工作,同时兼做热身;

2. 在400米跑道上连续跑七圈半,前五圈在保持第一圈轻松跑的基础上强度逐渐提高,从第五圈开始,每一圈都需要提升速度并观察和记录自己的心跳数值,确认自己的心率持续上升(若心跳没有持续上升需继续提速),并且在最后半圈用最大的速度进行奔跑,冲出自己的最快速度;3. 结果:记录心率表在最后半圈直到结束后10秒之内的最高心率,此时的数据已经非常接近你目前的实际最大心率2. 在400米跑道上全力跑2圈,也即跑800米,记录达到终点即刻的心率;3. 休息3-5分钟,不要超过5分钟,进行第2个800米全力跑测试,如果第2次心率高于第1次心率,则再进行第3次测试,直到达到最大心率,如果第2次心率不及第1次心率或者与第1次心率齐平,那么这就是你的最大心率。通常情况下,经过2-4个800米测试,就能找到你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测试是一项极限测试,非常累,适合有一定训练基础的人,小白跑友不要贸然尝试,以免发生意外。当你经过了3个月左右的跑步,心脏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再测试最大心率也不迟。只有了解了最大心率,科学有效的跑步才真正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