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新发现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常常跑步的人,他的心脏和普通人有哪些不同?(*图中蓝色虚线部分为普通人的心脏,黑色部分则为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心脏。)
不过,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至少这些变化是无害的。跑者的心脏增大,那只是心肌变得强壮,心房、心室变得更大,并不是心力衰竭的标志或是诱因。心率过低这同样与心率不齐没有太多联系——事实上,心率不齐在非跑者中才比较常见。 当然,跑步与心脏问题产生联系也因为如今愈发频发的马拉松比赛猝死事件。以美国为例,在40、50年前,猝死事件无论绝对数量还是比例都低得不可思议,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那时候马拉松还不是一项全民运动——1975年时,美国全马完赛者才1.6万,去年已经接近50万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数字对比,使得如今的这些研究变得有意义。用研究者自己的话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终于拥有了足够多的视跑步为生命的跑者作为研究样本。”
从逻辑上说,这不正好验证了马拉松对于普通人身体的伤害了吗?如果你的心脏平时得不到锻炼,而突然参加这种强度的比赛,那么确实如此。
然而,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提到的另一个重要结论则是,在美国过去数年发生的跑步猝死事件中,当事者大多本身就患有未被诊断出的心脏问题,比如心肌肥大。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人在从事马拉松或是性行为之类的剧烈运动时,心脏骤停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如果你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使得心脏得以逐步强健,那么在你一天中不锻炼的那23或22个小时里,跑步为你打下的底子就能对你的身体产生许多正作用。
显然,跑步并非慢性自杀,它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诸多益处。
但研究者非常严肃地提出了一点,每跑一次马拉松,心脏的极限就会被向上推动一点点。从长远来看,总是在跑马拉松的人,其实健康状况并不如那些轻量的跑者——只不过,这不是一个由因推向果的论断,而是根据过去这十几年的数据得出的结论。
换句话说,随着人类的身体越来越适应马拉松运动,随着越来越多人懂得如何循序渐进地备战马拉松,这个结论有可能会被逆转。
上一条:我为群众办实事|如何5公里跑进20分,冬训不可错过!
下一条:我为群众办实事|无伤跑步8年:跑者的成熟,从重视力量训练开始! |
返回列表 |
版权所有 :徐州奥体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网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