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跑步损伤已经成为了常见的问题,很多的跑者也因此被困扰而无法好好跑步,甚至不得不告别跑步这项运动。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常见的7种跑步损伤,无论是防范于未然还是伤后恢复,多了解一些总有不少好处。
又叫做“髌骨关节综合征”,指的是髌骨下的疼痛,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通常在长距离跑、跑后或下肢、下楼梯时发作。
症状:膝盖下方软骨出现疼痛,开始跑步时会感觉剧痛,后来疼痛消失,跑完步后再次感到剧痛。随着病情加重,膝盖内外都会疼痛,甚至会持续一整天。
原因:股四头肌、臀部或臀大肌无力这些都可能导致过度内翻(脚过度向内翻转)以及膝盖运动轨迹不良。跑步时身体过度前倾也可能对膝部造成影响。简单点说,就是膝盖承受压力太大,或长距离跑步,或长时间坐着,或负重下坡、下楼梯导致的。
最佳疗法:
(1)减少跑量。增加额外的休息天数,并且至少减少50%的跑量直到疼痛消失。
(2)避免下坡。避免下坡跑或身体过度前倾,因为这样会给膝盖施加更多的压力。
(3)交叉训练。损伤期间,可进行椭圆机训练、游泳或水中跑步,作为替代训练。
预防方法:
(1)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因为它控制着膝盖的运动轨迹,强化股四头肌可以给膝盖提供更好的支撑。
(2)加强臀部肌肉锻炼。从而加强核心力量并辅助股四头肌。这也有助于纠正过度内翻。深蹲或侧步蹲都可以,可多拉伸臀部屈肌。
推荐:直腿抬举练习
身体平躺,一条腿伸直、抬起30°~60°然后放下,这样快速做10次,然后换另一条腿,两条腿各做10次为一组。初练时可一次做5组,逐渐练习达到10组。
这是由髂胫束损伤所造成的。髂胫束是在大腿外侧、连接髋部和胫骨的结缔组织,从臀部延伸至膝盖。跑步时,随着膝盖的弯曲、伸展,髂胫束与大腿骨头产生摩擦,从而导致摩擦过度、发炎。增加里程过快,或下坡跑过快,就可能拉伤。
症状:膝盖外侧隐约疼痛,一般在跑步的前几公里开始。随着病情加重,疼痛会向腿部上下发展,甚至在下楼梯或下坡时也会疼痛。
原因:过快、过多地增加跑量,或拱形路面跑步过多(如下坡)。患髂胫束综合征的人,臀部外展肌一般比较弱,因为与髂胫束相连的肌肉不得不代替无力的臀肌发挥作用,同时还要协助臀部保持水平,导致髂胫束工作量过大、压力过大。
最佳疗法:
(1)减少跑量。一旦有疼痛的迹象,就要休息一两天,改为轻松跑,然后将一周左右的跑量减半。
(2)借助泡沫轴按摩。髂胫束受伤的话,恢复较慢。可以借助泡沫轴,斜躺在上面,然后在膝盖和臀部之间上下滚压,可刺激血液流向该区域,还能放松拉紧的髂胫束、减少疼痛。
(3)站姿侧身拉伸练习。站立姿勢,左脚交叉至右脚前;上身向左弯曲,双手举向头顶;膝盖保持挺直,上身尽量弯曲并保持15~20秒;然后交换双腿,另一侧重复动作。
(4)替代训练。游泳、水中跑步以及椭圆机训练等都是不错的训练方法。避免徒步和骑行自行车,以防加重髂胫束损伤。
最佳预防方法:
(1)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跑量和强度(每周跑量增加不超过10%),并且练习减小步伐。
(2)强化臀部外展肌。可以通过侧步走、侧抬腿以及单腿下蹲练习来加强。
腘绳肌位于大腿后部,弯曲膝盖、伸腿、爬坡和射门时全靠这些肌肉。
又称跖腱膜发炎,是从脚跟延伸至脚趾的一组肌腱和韧带组织,由于受到过大压力,过度拉伸而撕裂,从而导致炎症。
上一条:我为群众办实事|羽毛球网前技术灵魂——网前步法及回球技巧!
下一条:我为群众办实事|跑步最常见的七种损伤「应对指南」下篇 |
返回列表 |
版权所有 :徐州奥体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网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