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腱连接着两块主要的小腿肌肉和脚跟后部,当跟腱在短时间内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发生劳损、细微挫伤或者撕裂,进而出现无菌性炎症。

症状:跟腱劳损,足跟部上方及内部疼痛僵硬。开始时感到钝痛,逐渐发展到踮起脚时也会疼痛,并且发展成剧痛及肿胀一一即使是在不跑步的情况。
原因:过度训练、速度以及山地练习都可能导致跟腱出现问题,如急剧增加跑步训练量。另外,小腿肌肉弱也容易导致跟腱炎。有研究发现其中还与基因有关系。另外,穿的鞋太软也可能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1)停止一切跑步训练。跟腱发炎还继续跑步很危险一会将问题拖成慢性。你需要交叉训练并休息几天。如果是早期拉伤,休息几天就能康复,如果依旧如往常一样跑步,可能加重病情,导致半年都无法跑步。

也叫“胫骨内侧压力综合征”,特征是胫骨周围肌肉微小撕裂,从而导致疼痛。

症状:跑步时肌肉发紧、疼痛,热身或停止跑步后,疼痛消失。可能有触痛。
原因:外胫夹常见于新手以及长时间休息后又重新开始的跑者,通常在训练初期或跑量增加过快之后发生。过度足内翻、在拱形路面跑步或跑步鞋过度磨损都可能导致外胫夹。(1)减少跑量,适时休息。刚开始感到疼痛时,要休息一天,然后慢慢增加跑量,每周增加量不超过10%。(2)经常冰敷。跑后立即对胫骨部位冰敷10~-15分钟。假如疼痛伴随跑步全程,并辐射至一大片区域,则可能是胫骨应力性骨折,及时就医。(3)器械矫正。如果两周内状没有消失,则要去看运动足病专家,可能需要用器械进行矫正。(4)交替训练。自行车、水中跑步以及游泳都可以,不要做椭圆机训练。(3)加强肌肉训练。加强股四头肌和臀肌有助于更好地吸收跑步冲击力。(4)增加步频。以更小、更快的步伐跑步(每分钟10步以上),可以减少每一步的冲击力,从而可以预防并减轻外胫夹症状。

与跌倒导致的急性骨折不同,应力性骨折是劳损导致,主要是骨头长期积累性的压力作用于骨骼所致。在跑者中,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脚部或胫骨。

症状:骨头受到长期冲击劳损导致,疼痛发生在胫骨、小腿、趾骨、足底以及跟骨,一跑步便感觉疼痛并且疼痛加剧。如果不处理,甚至只是站立也会不舒服。
原因:训练过度、步伐过大以及身体承受过量的冲击,步伐太重而且没控制好也是原因之一。急剧增加跑量或配速,骨骼来不及自我修复等,都会导致应力性骨折发生。另外,女性比男性更常见,原因在于营养缺失、雌激素水平过低以及热量摄入不足导致。最佳疗法:避免进行对身体有冲击的运动,自我调整步伐,可采取游泳或水中跑步等替代性训练。要有3、4个月无法跑步的预期,需要休息多长时间取决于骨折严重程度以及部位。最佳预防方法:增加跑量要循序渐进,并且在软软的路面上跑步,不要去水泥路面跑步。无伤才能跑得更长久,因此,科学健康地跑步十分重要,科学的损伤恢复以及预防也必不可少!